在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主产区,一场纺织业的技术革命正悄然展开。
近日,国际知名纺机企业卓郎为其战略合作伙伴Boyovut纺纱厂颁发"超精密环锭纺认证",标志着中亚地区首条应用全流程智能纺纱系统的生产线正式通过国际标准验收。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改写了乌兹别克斯坦纺织业的技术图谱,更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产能升级的典范工程。
在认证仪式现场,卓郎中亚区执行总裁Akbar Madaminov将象征技术巅峰的金色认证铭牌授予工厂技术总监Gaipov Ergash Turgunjonovich。
该标杆项目通过部署卓郎Autospeed5A智能粗纱机组与青泽ZR72XL/ZI72XL双模细纱平台,成功实现年产8,000吨30支高端针织纱的产能跨越。其中,Autospeed5A创新性采用双通道恒张力喂入技术,通过实时张力补偿系统将粗纱CV值稳定控制在1.2%以内,配合Easyspin 3.0智能中控平台实现工艺参数云端管理,使换批效率提升40%。
在细纱环节,青泽ZR72XL/ZI72XL双模细纱机以模块化设计突破传统设备局限。该机组搭载的Texparts CS1S磁悬浮锭子系统,在20,000rpm高速运转下将噪音降至68分贝,同时通过锭差自补偿技术将千锭时断头率降低至6.5根。其拓展的六通道花式纱装置支持72种纱线结构的数字化编织,配合2,016锭超长车体布局,为特种纱生产开辟新维度。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配套的BTS智能物流系统构建了原料-粗纱-细纱三维输送网络,通过AGV无人转运车与立体仓储的协同运作,实现从棉卷到纱管的零人工接触流转。这套智能化解决方案使Boyovut的万锭用工量降至18人,达到欧盟Tier 4智能工厂标准。
据Madaminov透露,该项目出品的CM40S~NE60S精梳纱已通过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纱线强伸CV%控制在3.8以内,正持续斩获欧洲高端针织订单。
目前Boyovut 35%产能专供土耳其医用纺织品市场,其开发的60支长绒棉纱更成为奢侈品牌指定原料,单吨溢价达市场基准价22%。这印证了智能化改造对传统纺织价值链的颠覆性重构。
而作为全球第五大棉花生产国,乌兹别克斯坦正通过"智能纺纱+数字物流+绿色制造"的技术三角,重塑其在国际纺织价值链中的位置。